2022-08-20 00:00 来源: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原文链接:点击获取
今年的夏天很热。
相信大家深有感触。
在今年之前,我一直没有发现,原来天热是一件这么恐怖的事情。
7月15日,年仅34岁浙江余姚的装卸工张公前,死在了12平方米的出租屋里。
他,是热死的。
此前的两天,他在39-41℃的高温下加班,每天工作十余小时。
个别工友反映,早在出事前两天,张公前就已有中暑症状,“热得难受”,想休息,但带班说请假要扣工资。
于是,他在39℃-41℃ 高温下又连着加班了两天。
余姚西货运站的监控,留下了他最后吃力干活的身影。
他的家境不好。
妻子的母亲是聋哑人,心智只有3岁小孩的水平,妻子每天看着监控,注意有没有人给母亲送饭。
他们的女儿还小,只有8岁。
多年来,他用一身力气撑起一家老小的生活,这也是他为什么明明身体不适,却舍不得请假的缘故。
如今,他死了,他的家属到处奔波,经过三次调解,只得到了非工作时间死亡无法申请工伤鉴定的回复。
有网友建议他们继续维权,争取更多的赔偿金。
但他们实在太累了,折腾不起,只能妥协。
最终他们获得了人道主义补偿和精神抚慰金8.3万元,这也是张公前留下的最后遗产。
哦不对,除此之外,他留给家人的还有这些。
张公前过完年,离开家时背的双肩包。
张公前与妻子的结婚照。
有一年520,张公前给妻子买了99朵玫瑰。
收到花后,女儿开心的抱着花拍照。
张公前7月份的记账本,14号的那天晚上,他没有记账。
以上,就是张公前留给家人的所有遗物。
新闻里,旁观者的一句话让我感到非常难过。
死的时候,他非常安静,没有惊扰到任何人。
“就好像他只是睡着了一样。”
就像他一直以来默默忍受炎热的天气和不公的待遇一样,他连离去,也是默默的。
今年夏天的炎热。
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手机天气预报里从没见过的数字。
对于有些人来说是24小时不停运作的空调和高额的电费。
但对于有些人来说,是夺取生命的凶器。
这些最底层的高龄打工人,没有任何保障和预警的倒在了夏日的高温里。
甚至他们被热死后,连一份合理的赔偿都要不到。
6月25日,一位54岁的洗碗工韦巧连因车间环境炎热中暑,被送至医院ICU抢救。直到7月7日,她因重症中暑、即热射病引发的多器官衰竭死亡。
韦巧连死亡当天的用药单显示,累计欠费60866元。
而厂方领导在治疗期间停付医药费,并至今不愿签署韦巧连的工伤证明。
这名54岁的妇女和无数进城务工的普通农民工一样勤劳朴实,不怕吃苦。
她竭尽所能的去工作,拼命养育子女,最后却倒在了自己拼命干活的厂房内。
有媒体报道了这家工厂的工作制度。
没有工休、没有节假日、也没有周末。
一天干8小时,加班15块一小时,五一、国庆等假期最忙时,4个装箱工人装2万多套餐具,但加班费不变。
他们也没有高温补贴等待遇。工人上班得交手机,中午吃饭只有半小时。
加班十几二十分钟不算工资,干满一个钟头才算。有时早、中、晚都要加上十来分钟班。
平时工作,也是随叫随到,厂里拉了工作群,常是提前一小时通知开工,有次晚上6点开工,下班到家已是深夜。
我们经常看到的是:
没有双休,00后打工人重整职场。
实习期不交社保,应聘者就会发帖痛诉公司,然后上热搜,全网声讨无良资本家。
可韦巧连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上班,忍受这样高强度的工作,却从来没有发出过任何不满的声音。
由于韦巧连生前很少请假,因此她每个月都能拿到200块全勤奖。
丈夫认为,妻子上班“没缺席过”,是因为心疼钱,只要请一天假,再加失去全勤奖,一下就会少300多。
全年无休,月薪3000多。
死后,她还没有拿到一分工伤赔偿,因为厂方从未与死者签订正式劳动合同。
现在,韦巧连就算不满,想说也说不出口了。
还有前阵子,60岁的农民工母亲于素英为攒彩礼连续上夜班。
因为舍不得安空调,最终,她在高温下猝死。
于素英生前的目标很模糊,总结下来只有两个字:挣钱。
她工作的工厂没和她签劳动合同、也没有社保,她一天的工资是160块钱,今年之前,是140块钱。
这位母亲每天都想把这一百多块钱赚到手里,一个月,她常连续上夜班,不休息一天。
苦吗?苦。
但这种艰苦对于素英来说,似乎没什么是不可忍受或需要反抗的。
最后的最后,于素英的家属只拿到了3万的赔偿。
看着这些新闻,我猛的惊觉,原来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群人。
他们年纪很大,身体不能算硬朗。
他们非常能吃苦,只要能挣钱,再恶劣的工作环境都可以接受。
但他们也最无力。
他们拼上自己的生命,到最后,却连最基本的赔偿都要不到。
前段时间,一位梁女士上传了一则视频到网上,视频里,一个保洁阿姨正在围观同龄人跳广场舞。
一门之隔,里面的人在跳舞,享受生活。
外面的人,明明已经到了该退休的年纪,却还得为生计奔波。
至于为什么会拍下这一幕,梁女士说,这个保洁阿姨长得和自己的妈妈很像。
我知道,造成这种同龄不同命的原因有很多。
但一份体面而合法的工作,一定是原因之一。
门外的人,是不怎么被注意到的一群人。
为了生活,他们的要求很低。
不签劳动合同,被用人单位各种压榨。
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公的事,他们也不会选择奋起维权,而是默默忍受这种不公。
直到自己的生命再也无法承受这样的苦难。
每次看到类似的新闻,我都忍不住会想,这些在工作岗位上,因高温去世,死后还得不到补偿的人,是谁的父母,谁的儿女,谁的伴侣。
很多人都口口声声说着我们要做好热射病的预防.........可我们要预防的,真的是热射病吗?真的是这样的高温天气吗?
如果用人单位对这些人的待遇更好一些,补贴更多一些。
哪怕仅仅是和他们签一份合法合规的合同。
这样的新闻,还会发生这么多吗?
我们希望这些大龄打工人的状况能被所有人都看到。
不止是现在这短暂的曝光,还有未来无数个夏天,冬天,极端天气,希望他们能够被一直看到。
本文转自公众暴走漫画( ID: ibaoman )
如需二次转载
请联系原作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