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被热死的人们,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被我们注意到?

2022-08-20 00:00 来源: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原文链接:点击获取

来   源:走漫画( ID: ibaoman )

今年的夏天很热。

相信大家深有感触。

在今年之前,我一直没有发现,原来天热是一件这么恐怖的事情。

7月15日,年仅34岁浙江余姚的装卸工张公前,死在了12平方米的出租屋里。

他,是热死的。

此前的两天,他在39-41℃的高温下加班,每天工作十余小时。

个别工友反映,早在出事前两天,张公前就已有中暑症状,“热得难受”,想休息,但带班说请假要扣工资。

于是,他在39℃-41℃ 高温下又连着加班了两天。

余姚西货运站的监控,留下了他最后吃力干活的身影。

他的家境不好。

妻子的母亲是聋哑人,心智只有3岁小孩的水平,妻子每天看着监控,注意有没有人给母亲送饭

他们的女儿还小,只有8岁。

多年来,他用一身力气撑起一家老小的生活,这也是他为什么明明身体不适,却舍不得请假的缘故。

如今,他死了,他的家属到处奔波,经过三次调解,只得到了非工作时间死亡无法申请工伤鉴定的回复。

有网友建议他们继续维权,争取更多的赔偿金。

他们实在太累了,折腾不起,只能妥协。

最终他们获得了人道主义补偿和精神抚慰金8.3万元,这也是张公前留下的最后遗产。

哦不对,除此之外,他留给家人的还有这些。

张公前过完年,离开家时背的双肩包。

张公前与妻子的结婚照。

有一年520,张公前给妻子买了99朵玫瑰。

收到花后,女儿开心的抱着花拍照。

张公前7月份的记账本,14号的那天晚上,他没有记账。

以上,就是张公前留给家人的所有遗物。

新闻里,旁观者的一句话让我感到非常难过。

死的时候,他非常安静,没有惊扰到任何人。

“就好像他只是睡着了一样。”

就像他一直以来默默忍受炎热的天气和不公的待遇一样,他连离去,也是默默的。

今年夏天的炎热。

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手机天气预报里从没见过的数字。

对于有些人来说是24小时不停运作的空调和高额的电费。

但对于有些人来说,是夺取生命的凶器

这些最底层的高龄打工人,没有任何保障和预警的倒在了夏日的高温里。

甚至他们被热死后,连一份合理的赔偿都要不到。

6月25日,一位54岁的洗碗工韦巧连车间环境炎热中暑,被送至医院ICU抢救。直到7月7日,她因重症中暑、即热射病引发的多器官衰竭死亡。

韦巧连死亡当天的用药单显示,累计欠费60866元。

而厂方领导在治疗期间停付医药费,并至今不愿签署韦巧连的工伤证明。

这名54岁的妇女和无数进城务工的普通农民工一样勤劳朴实,不怕吃苦

她竭尽所能的去工作,拼命养育子女,最后却倒在了自己拼命干活的厂房内。

有媒体报道了这家工厂的工作制度。

没有工休、没有节假日、也没有周末。

一天干8小时,加班15块一小时,五一、国庆等假期最忙时,4个装箱工人装2万多套餐具,但加班费不变。

他们也没有高温补贴等待遇。工人上班得交手机,中午吃饭只有半小时。

加班十几二十分钟不算工资,干满一个钟头才算。有时早、中、晚都要加上十来分钟班。

平时工作,也是随叫随到,厂里拉了工作群,常是提前一小时通知开工,有次晚上6点开工,下班到家已是深夜。

我们经常看到的是:

没有双休,00后打工人重整职场。

实习期不交社保,应聘者就会发帖痛诉公司,然后上热搜,全网声讨无良资本家。

韦巧连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上班,忍受这样高强度的工作,却从来没有发出过任何不满的声音。

由于韦巧连生前很少请假,因此她每个月都能拿到200块全勤奖。

丈夫认为,妻子上班“没缺席过”,是因为心疼钱,只要请一天假,再加失去全勤奖,一下就会少300多。

全年无休,月薪3000多。

死后,她还没有拿到一分工伤赔偿,因为厂方从未与死者签订正式劳动合同。

现在,韦巧连就算不满,想说也说不出口了。

还有前阵子,60岁的农民工母亲于素英为攒彩礼连续上夜班。

因为舍不得安空调,最终,她在高温下猝死。

于素英生前的目标很模糊,总结下来只有两个字:挣钱。

她工作的工厂没和她签劳动合同、也没有社保,她一天的工资是160块钱,今年之前,是140块钱。

这位母亲每天都想把这一百多块钱赚到手里,一个月,她常连续上夜班,不休息一天。

苦吗?苦。

但这种艰苦对于素英来说,似乎没什么是不可忍受或需要反抗的。

最后的最后,于素英的家属只拿到了3万的赔偿。

看着这些新闻,我猛的惊觉,原来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群人。

他们年纪很大,身体不能算硬朗。

他们非常能吃苦,只要能挣钱,再恶劣的工作环境都可以接受。

但他们也最无力。

他们拼上自己的生命,到最后,却连最基本的赔偿都要不到。

前段时间,一位梁女士上传了一则视频到网上,视频里,一个保洁阿姨正在围观同龄人跳广场舞。

一门之隔,里面的人在跳舞,享受生活。

外面的人,明明已经到了该退休的年纪,却还得为生计奔波。

至于为什么会拍下这一幕,梁女士说,这个保洁阿姨长得和自己的妈妈很像。

我知道,造成这种同龄不同命的原因有很多。

但一份体面而合法的工作,一定是原因之一。

门外的人,不怎么被注意到的一群人

为了生活,他们的要求很低。

不签劳动合同,被用人单位各种压榨。

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公的事,他们也不会选择奋起维权,而是默默忍受这种不公。

直到自己的生命再也无法承受这样的苦难。

每次看到类似的新闻,我都忍不住会想,这些在工作岗位上,因高温去世,死后还得不到补偿的人,是谁的父母,谁的儿女,谁的伴侣。

很多人都口口声声说着我们要做好热射病的预防.........可我们要预防的,真的是热射病吗?真的是这样的高温天气吗?

如果用人单位对这些人的待遇更好一些,补贴更多一些。

哪怕仅仅是和他们签一份合法合规的合同。

这样的新闻,还会发生这么多吗?

我们希望这些大龄打工人的状况能被所有人都看到。

不止是现在这短暂的曝光,还有未来无数个夏天,冬天,极端天气,希望他们能够被一直看到。

本文转自公众暴走漫画( ID: ibaoman )

如需二次转载

请联系原作者

更多

...

OPPO Watch 4 Pro 手表适...

IT之家 9 月 28 日消息,OPPO 今日宣布,OPPO...

...

工信部:加紧制定实施汽车、电子、钢铁等十...

证券时报网讯,据中国网,国新办于7月19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...